网站公告列表

诚邀加盟
单位简介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企业文化网 >> 文库 >> 文章正文
  企业领袖之死:继承还是颠覆?         

企业领袖之死:继承还是颠覆?

作者:罗建法 萧… 文章来源:网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9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罗建法 
  前几日,方正创始人及格精神领袖王选逝世,一代风流,雨打风吹去,留下的方正,也正式步入新的时代。而放眼企业界,多数企业的更新换代,尚且只完成了一半:创业领袖交出了手中的部分权杖,但是,他们仍然在世,仍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或者是在企业危机关头仍然一言九鼎,继续决定企业未来方向,如柳传志走向前台主持联想与IBM的并购;或者是虽然交给自己的子女,但是仍然在背后掌舵,整个企业仍然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如方太茅理翔等一干企业家。

  也许,在柳传志们还在世的时候,杨元庆不见得真的就是做他自己的事情?真的只有等他们到死的时候,企业才彻底走出他们的精神影响?等他们故去之后?企业又会发生何种改变?是对他们的继承,还是一种颠覆?

萧三匝 作别精神领袖超越精神领袖
  作别精神领袖超越精神领袖王选去世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科技界的损失,此刻我倒愿意把他当企业家来谈谈。  

  王选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企业家,而是名副其实的方正的精神领袖。当然,王选在去世前早就不负责企业的具体经营了,但问题是,他一直是企业的精神领袖,而精神领袖并不需要具体经营企业,他的影响自然会存在于方正公司。现在他去世了,他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呢?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自然不同于柳传志之于联想。不管怎么说,柳传志还是具有实际影响力的,而这种影响力往往是必要的。 

  现在,精神领袖走了,新生代的企业家怎么办?  

  我的意思是:走了就走了,活着的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抛开王选和方正的个案不谈,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精神领袖基本上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风雨,凭借一腔爱国豪情和创业冲动创办了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此种英雄人物不仅创造了历史,也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创牌企业家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而这种时代烙印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中国经济在近30年的飞速发展中浓缩了西方至少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个大变革时代,企业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而许多精神领袖的思维方式已经固化,很难再跟上时代步伐。所以,很多精神领袖在企业创业初期未尝不代表了当年最先进的战略构想和经营管理理念,但是发展到后来,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在这个时候,部分精神领袖不再过问企业的具体经营,放手让新生代企业家接棒,但也有部分精神领袖仍然控制企业经营,这样做的后果是,大多数企业因某人而兴,往往又因某人而衰败,以至灭亡。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岂不可叹!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精神领袖彻底离开自己所创办的企业至少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当然,从感情的角度讲,谁都不希望精神领袖离开。 

  接下来的问题是:离开了精神领袖的企业,是否需要精神领袖?如果需要,新的精神领袖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按我的观点,企业总是需要精神领袖的,为了效率,为了上下一心,为了竞争力,企业必须锤炼出新的精神领袖,企业是不需要"政教"分离的。但既然要成为精神领袖,当然要超越原领袖,就如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必然超越毛泽东一样。否则,如何号令三军?难道就凭自己的职权?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分析新旧两代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何不同。 

  相对而言,老一代精神领袖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型专家(如王选);一种是市场高手。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家性格和思维方式都不同,但基本上都具有浪漫主义战士的狂热精神,这种狂热精神或许彰显了精神领袖的个人魅力,甚至成为其之所以成为精神领袖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新时代的精神领袖更需要的是国际视野、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产业整合能力和随需应变的精神。他们更应该是脚踏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想,这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同时又是新的精神领袖理应超越原精神领袖的要点。 

  曹参完全沿袭萧何的旧规,史家以为明智,但在大变革时代,真正的企业家,更需要的"开新",而不是"复古",更何况精神领袖?
  
尹传高 强人离去后的"哲学精神的再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成为某个组织或者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这样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灵魂式的英雄人物,"当代毕升"王选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他首次在激光逐线扫描且不能停顿的条件下,实现了轮廓字形的分段高速复原,并顺利地在新华社印刷厂印出了第一张激光照排的报纸。这项技术开创了北大方正的事业。这样的人物我们还想到了现在已成为植物人的沙龙,这个具有不可抗拒的意志的人物离去留下了一个有些迷茫的前进党。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我们把这种英雄人物离去后留下来的困惑叫做"哲学精神的再造".而再造这样的哲学精神将是一个漫长的偶然性的历史故事,平凡总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有一天,当联想的柳传志老去,TCL的李东生谢幕,任何组织的创始人因为其不凡的成就总会形成其不可逾越的地位和价值,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很合理的评估其存在方式的途径呢,在一段时间的无所适从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现实而理智的行动呢?

  没有沙龙的前进党一方面很好的执行着他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正在建立一个适应新领导人价值观的具体执政道路,目前运作良好的前进党的接班人在"哲学精神的再造"方面做得有声有色,值得肯定!

  "哲学精神的再造"是所有强人离去之后摆在后人面前的一种思考,其核心内容是:

  1, 个人精神的固化;王选们起步研究之初,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对的浪潮。有人主张放弃当时尚不成熟的激光照排研究,而引进英国蒙纳公司的技术系统。有悲观主义者干脆断言"汉字是现代化的癌症",汉字的信息化是不可能的。并且,在技术上还需要有300兆的磁盘。而这种磁盘是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出口限制的产品,因而大容量储存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王选领导的研究室提出了以软件和智力优势克服硬件和设备不足的创造性思路,在不断的日夜公关的情况下,实现了划时代的成功,这样的精神是需要固化的,在当今社会对核心技术的呼吁日益强烈的背景下,不管是北大方正,还是其他企业,都应该知道技术之路没有捷径,也不能幻想,同时技术之路也并非不可实现。这样的哲学精神才是强人留下的最好的遗产。

  2, 注入新的基因;没有了沙龙 的前进党选择了务实的道路,在保留老传统的同时,也在增加执政者新的思想,民众也在调整对新角度者的认同。在取得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之后,马英九在不断的重复连主席路线的同时,也在尝试着自己的思路,不久前的欧洲之旅马放风说国民党要把"台独"作为台湾的选项,令世人一惊!这也说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后来者心中形成。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信条,接下来的人,总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人的基本信条,因此,要把经验和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则是一个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新的基因如何合理的从旧的传统中成长出来是个很大的问题。

  3, 走出父强子弱的阴影;因为强人总是用鲜明的事实来说话的,作为后来人总有一种不可言明的敬畏,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父强子弱的例子,很多企业的接班人总是以投好前任作为成功的心得,扬元庆是柳一手培养起来的,不是儿子甚是儿子,老子在世,没有儿子说话的份,强人的脾气和个性都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后来的接班人总是在执行力上有余,而思想力上不足,"哲学精神的再造"就要求当强人离去之后,要做到超越,我曾经写文章说扬元庆最缺乏的是思想,就是反映了我的这种担心,因为当强人一旦让位,原来所重要的执行力就是不是很重要了,而代之的是要思想力,但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哲学精神的再造"就很难的实现。那么再现联想王者之像的时间就会被推迟。

  4, 重构哲学体系的战略校正。在能力战略理论中,我是把组织哲学作为战略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层面提出来的,那么做为组织的强人离去后所形成的战略评价就是一个摆在后来者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重建哲学体系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就像王选之于方正,对技术能力的关注和适应新的技术转型应该很好的结合起来,历史总是会在继任者的身手放射光芒。

  昨天就是昨天,昨天我们流了眼泪,但今天就要欢笑。 (中华企业文化网)
文章录入:liang    责任编辑:咨询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服 务 领 域
    企业文化咨询 企业文化宣贯
    咨 询 培 训
    企业文化测评推广 企业文化文库
    测 评 文 库
    企业文化实战案例 企业文化资料下载
    案 例 下 载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如何寻找到自我的更属于…

  • 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在今后…

  • 要发现消费者容易转移的…

  • 能否成为品牌就要看各自…

  • 本土品牌如何走向国际市…

  • 用战略眼光进行企业并购…

  • 进行变革要适合企业实际…

  • 寻找决胜未来的力量

  • 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

  •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临…

  •   网友评论:1636"
    中华企业文化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64983591 信箱:sino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