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本田技研”为例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由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思维模式及行为规范所构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无分好坏,只有企业文化是否适合企业的战略和环境。本文以本田技研集团为例,从本田企业文化的语言、经营实践、及文化深化等方面,探讨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功的助推作用。 |
| 浅析5S管理方法 |
5S管理是日本丰田式的管理,它在我国企业运用广泛,很多企业甚至在5S基础上创新了6S,7S,8S等。本文在对5S管理方法内涵的探讨基础上,清晰地阐述了5S管理的实质和核心,然后从我国企业5S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5S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如何推行5S管理提出了一些建 |
| 汽车市场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博弈点评 |
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肉搏战中,自主品牌已败下阵来。合资品牌的“下探”路线容易实现,而自主品牌的“上扬”规划却异常艰难。尽管自主车企投入巨资进行品牌转型,但品牌形象的提升却并未达到预期。 |
| 汽车市场由暗转明的价格战点评 |
4月份,国内汽车业产销量分别为152.52万辆和138.87万辆,同比虽然在增长,但增速均低于1-3月份。在出现了产销预测放大的信号后,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在减弱,市场观望情绪在增加。而从销量、价格、成本、政策等层面看,下半年汽车业下行不可避免。 |
| 大众汽车企业文化 |
只要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或是适当的理论学习就可以一生 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没有 人能够想当然地指望永远“保有”一份好工作。仅仅是跟上时 代发展的步伐,就需要一个积极学习的文化氛围和饱满的主动 性。我们所处在的“信息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知识迅猛扩展的 过程,这也带来了许多机会 |
| 长城企业文化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内涵不断变化更叠。在长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长城人会赋予她无穷的魅力,使她在润滑油的行列中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
| 丰田汽车公司企业文化简述 |
人是企业的核心,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当今文化管理的新时代,要充分发掘人的创造力,就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缔造向心力,上下同欲者胜 |
|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大思维 |
今年的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有两位来自汽车产业的领军人物进入了候选人之列,一位是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一位是长安汽车集团的董事长徐留平。他们都在中国的汽车元年和金融危机的风暴中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举动,一位要上演“蛇吞象”,把世界知名品牌沃尔沃收入麾下,一位整合中航集团旗下汽车产业(哈飞、昌河、东安) |
| 我国汽车金融业将成行业发展重要推手 |
目前汽车金融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汽车金融业最初出现在1995年,当时的汽车信贷的主体还只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9年随着汽车消费信贷主体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扩展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到2003年已经提高至20%。2004年一方面轿车价格 |
| 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的新阶段点评 |
上海汽车将继续深入推进新能源客车的产业化进程。日前,上海汽车与唐山市签署了唐山曹妃甸绿色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有意向合资在曹妃甸建立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为消费者提供环保节能、技术领先的新能源客车产品。 |
| 中国车市创造出的奇迹点评 |
车市的赢家还有“放水养鱼;的税收部门。虽然年初政府削减了1.6L及其以下排量车型的一半购置税,但到9月,购置税收入却比去年“多收了三五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10月下旬曾透露,“据初步估计,到现在为止购置税和去年相比,总量没有少收,还增长了4%。; |
| 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战略保障点评 |
提出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口号由来已久,但在国内汽车“走出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例如,一些出口企业没有明确的出口战略;海外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在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大都依赖当地经销商;出口批量小、远未形成规模;品质不过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等等。 |
| 我国汽车市场的六大问题分析 |
今年的车市火爆有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政策所起的作用。年初推出排量1.6升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刺激汽车业销售,扭转去年四季度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引发的汽车销售低迷窘境,但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优惠政策进而引发国内小型车的购买热潮,并催热了国内车市。 |
|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实力点评 |
博览会展出了发动机系统、转向系统、底盘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维修检测与保养设备等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同时还展出了中国长城、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整车和新能源汽车。 |
| 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
与今年以来国内整车市场的火爆局面不同,国内零部件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出口大幅下滑;在国内市场也陷入被外资包围的境地。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大多零部件企业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难以对销售额动辄数百亿美元的外资企业形成规模优势。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零部件企业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