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只凭那首歌,就能令我远走一趟。而到了那里,你只要去看看各处景点贩子手中的桂林风景片,就应该相信,这是个令人着迷且又容易为之耽搁行程的画卷。在书店你很难找得到一本介绍桂林地志的书,可是摄影、画册令人目不暇接。记得要回来时,在机场本来为3个多小时的等候担心,一头钻进书店后,如此众多的桂林美景图册影册,有一种不想离去的依依之情,要登机时舍得掏空钱包捧回一大摞册子令身边的同行者们是摇头又叹息。唉,搞得我像捧着一块铬红的铁似的塞进飞机行李窗早早脱手为要。真矫情!
说起来连自己都有点不信,从那边回来后,总有一种郁闷感,仿佛这趟出去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碍着哪了,一连几天人都很懒,更别说为这次记点什么了。就像是一场梦境,虚幻得只在脑中一晃,什么都没留下。可是总有一根线,想把这些撒落在哪的珠子串起来,在即将要平静下来的湖面扔一颗石子,记住那一圈圈泛着余晖的涟漪。我想,这是我的任务,为自己的过住留点什么,是的,就这个理由,够了。
于是坐下来,打开电脑里桂林之行的图片,随着那些鲜活的印象让记忆一路追随,走进朦胧中的烟雨,烟雨中的清晰。
梦幻漓江
喜欢阳朔,是不需要理由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这首诗导游不知念诵了多少遍,以至于到后来她一起头全车的人都笑呵呵的接下去。
阳朔的景点大多都以山水闻名,漓江是其精华所在,但是短短的旅程都会以留下大大小小的遗憾而结束,此次当然不会例外。有时傻想,正因为有这种遗憾存在,才能引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思念,距离和时间,让过程变得纯粹美好。漓江的船跟千岛湖有点想像,装潢一新,载着中外客人慢悠悠晃过三个多小时。那天细雨迷离,不能欣赏到清澄的湖水和颜色更为艳丽明朗层次分明的青山变化多端的云朵,可是中国淡墨山水画的意韵却流露出十二分的美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使漓江的山天然皴染交叠,隐约飘来的云雾让山水更多一份柔情,也更富于变化。山之凹深凸浅,远近聚散,大小相间,或硬朗苍劲,或因竹而柔,或因水而活,令人眼花缭乱。船在行进,而景色变化多端,两旁还有附近的小渔舟悠悠出没,有牛在两边草地甩着尾巴吃草,红色的土壤,层叠的翠竹,如此山水长卷,怕是最高明的画家也难以尽情领会和渲染出来。
漓江有一个九马画山的风景点,是船上所谓专职摄影师一再强调的名景。光听这名字就令人心醉了。而更有煽动力的是“看马郎,看马朗,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探花,能见九匹状元郎”这谣歌。专职摄影师早早给我们一张九马画山的近景图,让我们先自己研究这九马各在何处。当游客说一马都没找着时,就有人开起了善意的玩笑:那是你的智商有问题了。我想我可能也有问题了,因为除了图中有一匹中偏上的马看起来有点相似外,一概找不着。于是很多人都跑上船的阳台上,专等着那景点的到来。
雨丝逐渐杂了起来,疏疏朗朗变成密密麻麻,看客的伞都撑了起来,团红团绿的倒为这单调的山水增添了更多颜色。果不其然,极像一副画屏的山崖随船推近,大片的黛绿应是石上的苔吧,那是画的底色,偶点染泥黄,泼点深浅不一的墨色,画屏底下是似线的长条树木,裸露着石径在漓水上或隐或现。所谓的九马更似白描,在屏上抽象的显现出来。众人的热情高涨,用心的形象着马儿的出现。船上的导游这时也来到上面,跟我们讲解着这九马的落脚处,只可惜光顾着看竟忘了仔细听她所讲的地点和各式马的形态动作。于是凭自己的眼力胡乱猜想着:最上端的头朝左的一匹白马最像,黛绿成鬃,眼睛似望着来客;其头部略右有一个正面迎客的马头,这是黑色的骏马;头略左朝下也有一对竖着双耳的小马,想必应是庇护着它的大白马的孩子,如果牵出来的话一定是憨态可拘了;黑骏马右边的一匹马,面部的一条直线和眼框如同京剧中如描的那样富有神韵;最下面有一马低着个头,好像正要临江饮水……
正在揣摩之中,船已过画屏。于是三三两两的游客捧着个数码机的显示屏,回到船舱再次热烈的讨论和研究。漓江段的导游小妹这时亦讲起了神话:相传画中的九匹马,原是仙界的神马,被不愿当粥马温的孙猴子放脱下凡后,在这如画的漓江山水畔留恋往返。不料被玉帝发觉,派雷神下凡用仙索缉拿。岂料九马已经爱上了这百里画廊般的漓江,再也不愿回那清冷的天宫,为摆脱雷神仙索的捆绑,它们只顾及扬蹄狂奔,没有看见前面这块巨大的崖壁,竟然先后一个个地撞了进去。先头撞进去的见已摆脱仙索的捆绑,便已悠然自得饮水漫步,还不放心的仍在探出头来窥视,后来撞进来的却惊魂未定,一如扬鬃奋蹄之状。小妹的讲述让游客们又一次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古今文人骚客会为此留下如此多的墨宝。宋代的邹浩诗云: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张佑民的诗更有气势些:谁将神骏放斯山?吐雾吞云气不凡。万里风云酬壮志,一江烟雨度华年。曾随名将征南北,也共天兵驻汉关。伏枥欣逢新日月,萧萧岩上送千帆。还有一位先人把这里写得是仙气飘飘:桂阳江山石凌空,谁作丹青画本工。涧树参差青磴影,岩花磊落碧云丛。神仙洞府无凡近,城市山林自郁葱。倚棹中流更回望,居然海上看瀛蓬。如此多的诗作,你想不入迷都不行。
过了九马画山,是百里漓江最精华的一段景点。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青峰倒影,数不清的各式山峰,让所有的词汇都为之技穷。只能用心,去慢慢品味这其中所领会到的意蕴。
桃花源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真恨不得让陶公再一次重生,去领略一番他为之倾心一生的世外桃源。悠悠的岁月长满青苔的记忆里,桃花源如同散落凡间的一粒珍珠,对整日困扰于钢筋水泥的现代人有一种致命的杀伤力。阳朔的烟雨轻笼让人多生一份诗意,当我们在曲折秀美的燕子湖解缆登舟,往前缓缓推近,陶公的世外桃源在眼前一一展开。
古舍小巧玲珑,一色的青瓦小筑在两岸依次林立,郁郁葱葱的树丛,树叶随风点缀在河缘,自然天成的景致是如此浸染了浓浓古韵。穿插而过的船只之间游人以“狗肉”互称表示着亲昵。在这种山水雅地,人人都变得温文尔雅起来。戏水的除了成群鹅鸭,还有从桥上往下跳的孩童。经过一狭长的武陵渔人寻访而入的桃花洞(又名燕子洞,除了偶尔的水滴声,叽叽的燕叫声唯一打破独身而入的窄小洞府),“前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不久豁然开朗起来,成片的桃花林出现眼前,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两岸立有木桩,有其族人所崇拜的图腾木雕散在小木屋边,还有一盏盏竹蓖编成的镂空灯笼高悬在光秃秃的枝干上,一蓑衣渔翁在旁垂钓而坐,几个只着草裙的黑珍珠黑马王子(佤族人对少男少女的称呼)对歌、跳跃其间。体形健美,肤色黝黑,而声音嘹亮有劲。前方有一挂着红帆的孤零零小船立在那很是吸引人的眼球,不知是为这环境作装饰用还是有什么别的意义。远方青峰作背景,大块的良田,不远处随风摇曳的枝叶,红花绿叶褐岩碧溪,只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草一土都沾染了灵气,怡然有余乐。
世外桃源尚有渊明山庄,可以亲自动手感受古代造纸、印刷的神奇古艺。一批年轻的当地人,都在山庄里编着草鞋、开着纺车,更有手艺高超的篆刻师傅当场表演着阴刻阳刻,在这里我抱回了在所在景点唯一钟爱的一卷竹册‘心经',如今挂在书桌房抬头就能望见:色皆是空空皆是色……
不可不去,不得不去,这块群山叠绕,恬淡悠然的世外桃源,是阳朔一点晴之笔。
鱼鹰、钟乳石
我们是在一竹排飘流处看见鱼鹰的,鱼鹰,又称鸬鹚,见到它时多半在鱼老头的竹排两旁打着盹。鱼老头年纪并不大,是这一带对用鸬鹚捕鱼人的一种统称。我们的竹排经过他旁边时,会唱山歌的渔家阿妹和撑船师傅一再邀请和拍手,鱼老头才在上面呦呦的喊起来,身体左右摆动,拍打着翅膀的鱼鹰那带有金属光泽的黑色身体猛地扎入水中, 在水底潜了一会,钻出水面时已有收获。经鱼老头的手指拨动,一条大大的鱼从鱼鹰嘴里跳出来,摇头摆尾,引起串串惊叹。
刘三姐的山歌在这一带也是深入人心。只可惜了渔家小妹的好歌喉,碰上我们这些不会对山歌的客人不能尽情展露。
关于钟乳石,此行我们去了银子岩,丰鱼岩,芦笛岩,那种神秘、奇险、千姿百态的景观,根本不是言语所能描绘得尽的。在洞内,你只能看着,赞着,一切意会。
芦笛岩倒有些意思,因洞口有可制芦笛的芦获而获美名。洞外一元钱十支的小小芦笛很是热闹,一群游客人手一把,吹起来似鸟鸣声清脆悦耳。芦笛岩里面的景点也不少:“红罗宝帐”、“高峡飞瀑”、“盘龙宝塔”、“原始森林”、“帘外云山”、“水晶宫”等等,只要你敢想,你就能把这里所有的石笋石柱取遍名字。不过这里面的景点倒也不负盛名,满有看头的。只是如让我对着这些孤零零的石头看上一天的话,说实话还是有点受不了。
在电影《刘三姐》里,一些外景是在阳朔大榕树景点拍的。可是这棵据说已有1400多年树龄的榕树对我没有多大吸引力,在其旁边的两个荷花池却花去了我所有时间。像模像样的对着这些出水芙蓉一阵猛拍,然后才想起好些有关咏荷的诗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名句自然是最先想起的,可惜放在这里明显有点不合适,只是两个小小荷塘啊,那么,那些荷塘月色的句子还是要寻来听听的。
最后,还是要说说老谋子的《印象。刘三姐》这个短片。取景别致,竟然以天然漓江作舞台,十二座背景山峰,隐蔽式的灯光音箱,把漓江的春夏秋冬风土人情渔火撒网全玩转了。一开场的刘三姐山歌有如天籁,让人欲罢不能,无不倾耳细听。红色的拦网先声夺人,把注意力转移至漓江上的万家渔火,一幕“漓江女儿”裸浴的表演更是掀起视觉的高潮。选用齐豫、齐秦演唱的《藤缠树》更现老谋子的选材独到。只可惜后面渔火的多次运用略显累赘,浪费了不少可以更现精致的场景。
烟雨桂林,恰似梦境,而云雾缭绕忽隐忽现处,一片恍惚。
bellflc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