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刊登李董事长的文章---民意是个好东西

    俞可平同志撰写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伸思考,我又克隆出“民意是个好东西”这样一则话题来。
  民意,百姓的意愿与意志是也。但何以能够称其为“好东西”?
  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大多重视民意。说来这道理早已为儒家所揭示:“民为水,君为舟,水亦能载舟,又能覆舟”。是为“水”的百姓,撑起了为“舟”之君;而百姓的意愿与意志,足以左右这“水”位的深浅、“水”浪的大小。想想看,历史上有多少因重视民意而实现政兴仁和之君,又有多少因漠视民意而翻船“覆舟”之官?
  20世纪30年代初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极大的突破: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视百姓为“父母”,视民意为至贵。
  无论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还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民意。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也倍加重视民意。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理念,再到不断地广泛听取民意:下岗工人有什么想法,农民工有什么怨言,艾滋病人有什么心事,灾区人民有什么困难,农业如何振兴,农村如何建设,农民如何致富,乃至节日期间菜价贵不贵,人们时常看到,在这些方面,都不断地有中央领导调查的身影。这一届领导之所以有此亲民形象,对民意的重视,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
  民意是个好东西,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首先好在它是方针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各方面工作,都要有不尽相同的方针政策。这方针政策如何制定,制定怎样的方针政策,怎样的方针政策才能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这可是大有讲究。弄得不好,方针政策制定出来了,貌似很好,却得不到民众的欢迎,结果适得其反。1958年大跃进就是极其深刻的教训。
  民意是个好东西,好在它是方针政策修订的重要依据。大凡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都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在这期间,难免要有个补充、丰富、修订、完善的过程。从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中,民意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制定的许许多多方针政策,时常作微调、作修正,而实践证明,这些微调、修正,又都是完全必要且必须的,那么何以出现这微调、修正?民意决定是也!
  民意是个好东西,好在它还是方针政策检验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个群众拥护不拥护、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的评判标准,这不仅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而且重要的是已经成为检验方针政策成败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其本质是什么?民意!民众的意愿与意志的集中表达。由是观之,民意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方针政策检验的重要尺度。你的方针政策科学不科学、正确不正确,效果是大还是小,查一查民情、听一听民意,就再清楚不过了。
  民意是个好东西,但掌握真实民意不容易,因为这需要真功夫。而这方面的真功夫,并不是每个领导都愿意也都能够掌握的。比如,它需要“水下锚”般的扎扎实实的作风,可在当今躁动症弥漫、浮漂风劲吹的情势下,到底能有多少干部能够如此?于是,强加民意的有之,强奸民意的也有之。最近有个地区要搞民意调查,居然搞出个“标准答案”来,这不分明是强加“民意”吗?如此而为,哪里能听到真实的民意?
  民意是个好东西,“好东西”得来不容易。放下架子,情真意切,置身群众,让人讲话,洗耳恭听,兼听则明是也。

作者:李俭 || 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 点击数: || 更新时间:2009/3/19 9:50:22
  • 前一篇文章:
  • 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