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代“天府之国”。“少不入川”与其说是对后生的劝解,不如说是对巴蜀的赞美。历史上,这里鱼肥米香、树绿花红,才子佳人如云、英雄豪杰辈出。因此,文化古迹如星辰罗列、似棋子密布,在蓉城的春天里绽放着诗意的生命!
成都形胜,当属杜甫草堂。这是记载唐代历史的另一种写法。我喜欢杜甫,不仅因诗歌词语隽永、意境高远。更因为他致君尧舜的理想,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感天地、泣鬼神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草堂坐落在锦官城西郊,今天成都西一环、西二环之间,与武侯祠相隔不远。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杜甫将自己的茅庐选择武侯祠旁。
“黄四娘家花满蹊”是杜甫对当年草堂的写照。今天,走进杜甫草堂,依然是茂林修竹,溪长塘阔,花团锦簇,鸟语花香。浣花溪从上游婉转游来,一会儿曼舞轻歌,在狭窄的水渠里咕咕作响;一会儿歌停舞止,在宽阔的水塘沉默无语。海棠、梅花、早桃在溪畔次第开放,错落有致。他们的颜色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一枝枝,一团团,一簇簇,在绿色帷幕里摆下百花争春、万紫千红的视觉盛宴。几声啾啾的鸟鸣声从浓浓密密的枝叶里传来,声音婉转悠扬,悱恻缠绵。清脆如银铃、温润似珠玉。你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方位,能准确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声音在绿叶上飞溅,鲜活的生命也在枝头上闪亮。
蓦然,草堂跃然眼前:木制的梁柱,石雕的桌椅,泥抹的草房顶。古朴而简陋,温馨而厚重。右侧是卧室,左侧是厨房,中间是书房和客厅,房前蔬菜葱葱,房后古树盎然。附近有一池,池中鱼儿摇头摆尾,怡然自得。虽依今人想象而建造,亦能引发人们的情感体验。
但杜甫生活并非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杜甫雕像面色忧郁,饱含沧桑,深邃的目光凝视远方。按理说,杜甫凭其才情能力,弄一间广厦应该不难,难的是让天下寒士都住进广厦。而此时,边境烽烟正浓,百姓生活正苦,自己避难锦官城,多年来报效朝廷,造福百姓的理想难以实现,面对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只能发出“呜呼,何时突兀现此屋,我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的无奈与绝望!
与诸葛亮不同,杜甫更关心百姓疾苦,而不是首先忠于君主。但两人一个身居茅庐敏察天下,一个独处草房心忧百姓,其竭忠尽智,终其一生的思想是一致的。荣华富贵创造不了高尚与伟大,只有草堂茅庐,才能成就永恒。如今,君主淡出了历史,诗人的英名还在;当时的现实没有了,伟大的思想还在;描述现实的双手已经没有了,从双手下流出的诗文还在!
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杜甫草堂距武侯祠不远,杜甫选择这里定居绝非偶然。诸葛亮深得刘备信任,虽没有一统刘氏江山,但他协助刘备天下三分,雄踞巴蜀,一生算来也不全是郁郁寡欢。而杜甫,同样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却无法得到君主的信任,最终落得四处漂流,郁郁而终。“出师未捷生先死”哪里是在叹息武侯?分明是哀伤自己的身世!与武侯比邻而居,算是表达自己的羡慕之心吧!
夕阳西沉,草堂内光线渐暗、阴翳渐浓。忽然,一声杜鹃的叫声传来,悲凉凄惨、婉转哀伤,在空旷的古树修竹间穿过,那是穿越历史的心生,是飘荡在草堂内永恒不灭的诗魂!
(中华企业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