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有哪位先贤圣人、又有哪位大师泰斗,每日在叫喊:我要成功、我要第一、我要超越所有人、我要把所有敌人踩在脚下、我要全国首富、我要世界首富等等。
恰恰相反,成功人士都是默默耕耘之人。
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在他的名著《从优秀到卓越》中,将最优秀的企业家,定义为第五级经理人,第五级经理的优秀品质是“谦逊+坚毅”--“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吉姆·柯林斯这样描述: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著,谦逊而无畏。要想很快掌握这一概念,可以想一想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第5级总统之一)。他从不让自我阻挡他将美国建设成一个长盛不衰的伟大民族的雄心壮志。那些将林肯先生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误认为是懦弱的人,都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虽然将实现跨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比作林肯可能有些夸张,但他们确实表现了相同的双重人格。他话语不多、性格内向,总是彬彬有礼,人们把他看做一位和蔼可亲、有着贵族气质的绅士。结果那些将含蓄的个性误解为懦弱的人都被他击败了。
今日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深圳华为的缔造者任正非,恰恰是一位非常低调谦逊的人,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都一律拒绝。更不会整天去喊叫各类励志口号,但他领导的华为公司却越来越辉煌。成为中国最具科学精神的企业,成为令全球同行敬畏的强劲竞争对手。 任正非说,他希望华为员工要“安安静静”的,不要到网上辩论,“那是帮公司的倒忙。”他还说,“我个人与任何政府官员没有任何私交关系,没有密切的工作伙伴;与中国任何企业家我没有往来,除了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在20年中有过两次交往外;也没有与任何媒体任何记者有交往。”
在中国还有一位国学大师钱钟书,同样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同样从来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只是默默耕耘。 钱钟书与传媒保持着绝对的距离:一九九一年,中国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将钱钟书列为第一辑,被他婉拒。别人告之将酬谢巨款,他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么?” 钱钟书至死不接受《东方之子》的采访,即使别人看来那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和高人文含量的操作。他拒绝一位英国女记者的采访理由是:“假如你吃了个鸡蛋不错,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夏衍生日那天,夏的女儿给同住一家医院的钱钟书送来一块蛋糕,钱钟书坐在床上边品尝蛋糕边与人谈天说地,突然发现被记者的摄像机捕捉,他一撩被子,连人带头带蛋糕就捂了进去,也全然不顾白、红奶油弄得满头满身满被子。对于突然袭击直闯上门的记者,钱钟书便立在门口,小谈片刻,时刻做出送客的姿态,或放进客人,又缄口不言,绝不谈自己,也不谈自己的生活创作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钱学家在北京酝酿创办《钱钟书研究》学术刊物,成立了编辑委员会。钱钟书闻讯写信道:“我是不喜欢这类学会的人,没想到自己也成为组织学会的借口,这真是人生的讽刺了,人生的讽刺是免不了的,只希望能缓行到人死以后吧!” 有这样一件事情,也可从侧面看出钱钟书大师的低调与谦逊。他的家乡母校现无锡市第二中学,给钱钟书来函,想以“钱钟书”来命名学校图书馆,并请钱钟书题写,一代大师钱钟书深感惶恐,马上回函谢绝,钱钟书说,他当时因拇指痉挛,不便写毛笔字,又怕电话说不清楚,所以特地用钢笔写封信说明。回信中说,阅读来函“令我吓一大跳!一番好意,实际却使我成为欺世盗名之人!我尚有自知自明,万万不敢当,也不肯当此荣誉。”“好好一个图书馆,称作‘藏书楼’岂不现成、朴实、大方。‘唯名与器,不可假人’;贱名务请勿用来命名。”说完他用无锡一句家乡歇后语,感谢母校的过爱:“轿子里跌出牌位来—勿受人抬举了。”
细数自古至今的成功者,虽不一定个个低调谦虚如钱钟书、任正非这般绝对,但也绝不会是那种浅薄喊叫之徒,成功绝不是喊出来的,也绝不是所谓的成功学能教出来的,是默默耕耘干出来的。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的默默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需要像竹子一样要熬过那三厘米,不厚积又何来薄发。 成功绝不是可以叫喊出来的,是默默耕耘出来的。
(中华企业文化网) |